一、专业概况
西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化学与化工学院开设的三个本科专业之一,是陕西省特色专业。依托“超常条件材料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的科学研究平台,结合我校三航特色,形成了具有国防特色的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及应用和能源、催化材料设计制备两个方向,已建立了从本科教学到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已经形成了一支由多名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具有合理人员结构的教学与科研团队。经过多年发展,专业已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研究平台,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拥有红外光谱仪、综合热分析仪、系列化工实验及仿真教学实验软件、电化学工作站等大型先进设备,为教学及科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所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安全、健康和高尚品格,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化工基础与专业知识、广博学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追求卓越,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能力,能按照社会需求、国防建设与就业志向在化学工程、化学工艺、能源和材料等领域、行业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领军人才。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具有工程项目管理、经济决策、合作沟通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能够不断的自我学习、持续发展,成为所在部门的核心技术人才,具备成为领军人才的潜力。
三、思政育人
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加强本专业各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格的领军人才,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毕业要求(学生核心能力)
1. 工程知识:掌握能数学、自然科学及化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且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化学工程、化学工艺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的核心复杂问题,并能够通过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充分考虑法律、社会、健康、安全、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设计/开发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形成的满足特定需求、体现创新意识的解决方案。
4.研究:能够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化学工程、化学工艺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选择、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掌握化工过程安全的基本知识,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能够基于化学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针对化学工程自身特点,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化学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在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协同团队完成任务,尤其强调具有组织管理团队的能力。
10.沟通:能够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与国内外领域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背景下的学习、沟通和交流能力。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化学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解决复杂化工问题的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3.健康体质:具有良好的体质,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测试且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等级证书,并通过两项运动技能考核或认定(其中一项为游泳) 。
五、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制3-6年。
授予学位:工学 学士学位
六、学分学时
总学分:153+X学分
说明:X学分根据各专业规定的限选课和个人发展志愿选择修读,总共完成≥25学分。以下课程如成绩合格,学分计入X模块。
1.体育与健康类: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修读体育类素质拓展课程。
2.学科基础课程:已修超出专业要求的课程。
3.专业方向课程:满足专业要求学分前提下,限选课所修学分。
4.综合素养类课程:综合素养类课程(课程编码中含有“L”字母的课程及教务处颁布的网络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类、语言、文学类,科学技术类,法学类,哲学、伦理类,历史、文化类等。
5.学科拓展类课程:包括全校其他各大类开出的课程。
6.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包括学校开出的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
7.学术深造类课程:包括全校开出的各通识课程,本大类中各专业的学科专业课,以及研究生课程。
8.素质拓展课程:参加由思想教育活动、公益活动、创新创业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类活动转化之后的素质拓展类课程。
课程类别 | 建议学分 |
通识课程 | ≥83学分 |
学科专业课程 | ≥70学分 |
合计学分 | ≥153学分 |
个性发展课程 | X建议修读25分以上 |
七、课程设置
1.通识课程 83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类 ≥19学分
①思想政治理论类必修课程 1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13G1100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必修 |
U44G11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 80 | 必修 |
U44G1100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必修 |
U13G11012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必修 |
U44G11013 | 形势与政策(1) | 0.5 | 8 | 必修 |
U44G11014 | 形势与政策(2) | 0.5 | 8 | 必修 |
U44G11015 | 形势与政策(3) | 0.5 | 8 | 必修 |
U44G11016 | 形势与政策(4) | 0.5 | 8 | 必修 |
U44G1100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32 | 必修 |
②思想政治理论类选择性必修课程 ≥1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44G11003 | 中共党史 | 1 | 16 | 限选 (至少选择修读一门) |
U44G11012 | 新中国史 | 1 | 16 |
U44G11005 | 改革开放史 | 1 | 16 |
U44G11011 | 社会主义发展史 | 1 | 16 |
(2)军事类 ≥4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34P41002 | 军事技能训练 | 2 | 120 | 必修 |
U34G11005 | 军事理论 | 2 | 36 | 必修 |
(3)体育与健康类 ≥6学分
毕业时必须达到学校体育合格421X标准,即修满4个体育必修学分;掌握2项运动技能并取得技能合格证书(其中一项为游泳);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取得1张体质健康等级证书;学生本科期间可根据个人兴趣修读体育类素质拓展课程,获得X体育素质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34G11004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必修 |
| 体育 (具体项目课程详见体育部当学期开课清单) | 4 |
| 必修 |
(4)语言类 ≥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16G12070 | 大学英语(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I) | 2 | 32 | 必修 |
U16G12071 | 大学英语(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II) | 2 | 32 | 必修 |
U16G12072 | 大学英语(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III) | 2 | 32 | 必修 |
U16G12073 | 大学英语(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IV) | 2 | 32 | 必修 |
(5)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14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MSG11005 | 大学数学(上) | 5 | 80 | 必修 |
UMSG11006 | 大学数学(下) | 5 | 80 | 必修 |
U11G33047 | 大学物理III | 4 | 72 | 必修 |
| 见当年课程列表 |
|
| 限选 |
(6)新生研讨类 ≥2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04G11008 | 材料与化工导论 | 1.5 | 24 | 必修 |
| 见当年课程列表 |
|
| 限选 |
(7)信息类 ≥2学分
(8)安全教育类 ≥1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CEM11034 |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 1 | 16 | 必修 |
| 见当年课程列表 |
|
| 限选 |
(9)创新创业类 ≥0.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34G11003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0.5 | 8 | 必修 |
| 其他课程见当年课程列表 |
|
| 任选 |
(10)公共通修基础课程 26.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12M11007 | 管理经济学 | 2 | 32 | 必修 |
U12M11160 | 管理学 | 3 | 48 | 必修 |
U13G11016 | 大学语文 | 3 | 48 | 必修 |
U13G11017 | 中国民族史 | 2.5 | 40 | 必修 |
U13G11020 | 民族学导论 | 2 | 32 | 必修 |
U13G11021 | 公共政策学 | 2 | 32 | 必修 |
U13G11022 | 社会调查与统计 | 2 | 32 | 必修 |
U13L11035 | 卫生事业管理学 | 2 | 32 | 必修 |
U13M11012 | 社会保障概论 | 3 | 48 | 必修 |
U13M11041 | 心理学 | 3 | 48 | 必修 |
U35G11001 | 法学概论 | 2 | 32 | 必修 |
2.学科专业课程 70学分
(1)学科基础课程 ≥ 26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11M11220 | 无机化学 | 3 | 48 | 必修 |
UCEM11036 | 分析化学 | 3.5 | 56 | 必修 |
U11M11032 | 有机化学 | 4 | 64 | 必修 |
UCEM11039 | 有机合成单元反应 | 4 | 64 | 必修 |
UCEM11040 | 化工原理(1) | 3.5 | 56 | 必修 |
UCEM11042 | 化工原理(2) | 2 | 32 | 必修 |
UCEM11217 | 催化作用原理 | 3 | 48 | 必修 |
UCEM11088 | 化学反应工程 | 3 | 48 | 必修 |
UCEM11097 | 化工装备 | 2 | 32 | 限选 |
UCEM11219 | 化学反应动力学 | 2 | 32 | 限选 |
U11M11610 | 仪器分析 | 3 | 48 | 限选 |
(2)专业方向课程 ≥12.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CEM11086 | 化工工艺学 | 2 | 32 | 必修 |
UCEM11611 | 高分子化工工艺学 | 2.5 | 40 | 必修 |
UCEM11087 | 精细化学品化学 | 3 | 48 | 必修 |
UCEM11089 | 化工产品分析及安全 | 2 | 32 | 必修 |
UCEM21004 | 化工专业综合设计(上) | 3 | 48 | 必修 |
UCEM11190 | 日用化学品科学 | 2 | 32 | 限选 |
UCEM21005 | 化工专业综合设计(下) | 2 | 32 | 限选 |
U11M11206 | 精细化工开发与设计 | 2 | 32 | 限选 |
(3)专业选修课程 ≥6学分
从以下列表中任选6学分课程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课程属性 |
U11M11201 | 结构化学 | 2 | 32 | 任选 |
UCEM11180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2 | 32 | 任选 |
UCEM11035 | 电极反应导论 | 2.0 | 32 | 任选 |
UCEM11098 | 高技术化学品开发与商业化 | 2.0 | 32 | 任选 |
UCEM11107 | 催化研究方法前沿 | 2.0 | 32 | 任选 |
UCEM11108 | 能源化工概论 | 2.0 | 32 | 任选 |
UCEM11109 | 绿色化学 | 2.0 | 32 | 任选 |
UCEM11110 | 配位化学 | 2.0 | 32 | 任选 |
UCEM11111 | 有机光电磁功能材料 | 2.0 | 32 | 任选 |
UCEM11112 | 材料科学简史 | 2.0 | 32 | 任选 |
UCEM11113 | 药物合成与分析 | 2.0 | 32 | 任选 |
UCEM11114 | 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 | 2.0 | 32 | 任选 |
UCEM11118 | 智能高分子材料 | 2.0 | 32 | 任选 |
UCEM11119 | 高分子合成方法与技术 | 1.0 | 16 | 任选 |
UCEM11135 | 卡脖子技术与化学品开发 | 2.0 | 32 | 任选 |
UCEM11612 | 纳米材料结构表征技术 | 2.0 | 32 | 任选 |
UCEM11613 | 燃烧化学 | 2.0 | 32 | 任选 |
UCEM11614 | 应用电化学基础 | 2.0 | 32 | 任选 |
UCEM11615 | 光电高分子材料 | 2.0 | 32 | 任选 |
UCEM11616 | 工业催化 | 2.0 | 32 | 任选 |
| 见当年课程列表 |
|
| 限选 |
(4)实践实训 ≥15.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32P41002 | 金工实习B | 2 | 2周 | 必修(劳动教育依托课程,承担不少于16学时的劳动教育学时,课程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开展必要的实践体验) |
U11P41058 | 生产实习 | 3 | 3周 |
U11P41057 | 认识实习 | 2 | 2周 | 必修 |
UCEM21041 | 化工原理(1)实验 | 1 | 24 | 必修(与理论课配套选修) |
UCEM21090 | 化工基础实验 | 1 | 24 | 必修 |
U11M21001 | 无机化学实验 | 2 | 32 | 必修(与理论课配套选修) |
UCEM21037 | 分析化学实验 | 1 | 24 | 必修(与理论课配套选修) |
UCEM21033 | 有机化学实验 | 1.5 | 36 | 必修(与理论课配套选修) |
UCEM21052 | 精细化工专题实验 | 1.5 | 36 | 限选 |
UCEM21060 | 化工流程模拟设计 | 1.5 | 36 | 限选 |
U11P61061 | 化学研究训练与学科竞赛 | 2 |
| 必修 |
(5)毕业设计/论文≥10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U11P61059 | 毕业设计/论文 | 10 |
| 必修 |
3.个性发展课程
鼓励根据个人发展志愿和兴趣、爱好、特长,修读综合素养类课程、学科拓展类课程、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学术深造类课程。建议修读25学分以上。
(1)综合素养类课程:综合素养类课程(课程编码中含有“L”字母的课程及教务处颁布的网络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类、语言、文学类,科学技术类,法学类,哲学、伦理类,历史、文化类等。
(2)学科拓展类课程:包括全校其他各大类开出的课程。
(3)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包括学校开出的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
(4)学术深造类课程:包括全校开出的各通识课程,本大类中各专业的学科专业课,以及研究生课程。修读超出本大类各专业各模块学分要求的学分,均可计入本模块。
4.素质拓展课程
鼓励积极参加由思想教育活动、公益活动、创新创业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类活动转化之后的素质拓展类课程。具体各子类课程方案另行发布。建议修读10学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