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学 > 培养方案 > 正文

化学类2024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民族生)

2024年08月26日 14:28  点击:[]

一、大类概况(或专业概况)

化学大类由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承办,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分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源于1957年创建的化学纤维及塑料专业,是建国后首批开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历经在材料系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普通化学专业、化学工程系、理学院应用化学系等阶段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了化学、化工以及高分子材料方面人才培养的完善体系,2019年11月由原理学院应用化学系独立建院。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材料与化工工程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与化工工程硕士点,化学学科自2011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目前ESI全球排名1.00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陕西省名牌专业。

学院建有特种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高分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超常条件材料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科研和教学平台。在国家“211”“985”“双一流”等建设的支持下,学院建成了拥有大型先进仪器设备的院级共享测试平台,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平台支撑。

本大类现有专任教师149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49人。国家级人才8人、省部级人才21人次,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学院秉承“依托学校优势工科,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实现‘理工融合,军民融合’”的宗旨,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近五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500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重点型号等国家级项目120余项,累计到款近3亿元。解决了航空发动机隐身、兆瓦级风电叶片用泡沫耐温性、核工业某同位素分离等难题,相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项国防重点型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0余件。近五年,在Scienc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dvance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近1200余篇。

学院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创新型拔尖人才为目标,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注重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范式创新,先后培养一大批创新领军人才,在国防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上万名优秀毕业生,超过30%的毕业生进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兵器工业、电子集团等国防军工重点企业就职,为祖国国防事业奉献青春。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面向国家、国防和区域建设主战场,以先进高分子材料、能源与催化化工、以及新物质创制为专业特色,与化学、化工学科的国际前沿领域交叉融合,以“专业精、系统强、重实践、能担当”为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高尚品格(内涵1),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与专业知识(内涵2),能够从事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绿色能源、信息通讯和生物医疗等化学化工相关领域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工程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内涵3),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内涵4、5)的行业领军人才。

内涵1:强烈使命担当,宽阔学术视野,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安全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遵守职业道德,成为服务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内涵2:系统整机观念,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及原理有效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内涵3:扎实知识结构,胜任化学化工相关领域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工程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关键岗位;

内涵4:深度学习思考,厚实文体美劳,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能够自我学习、持续发展;

内涵5:良好交流沟通,能够领导跨文化、跨学科等团队实现项目目标。

三、思政育人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具备强烈使命担当的“总师”型人才素养,充分发挥专业中的思政育人功能,明确思政育人目标,强化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

立足化学与化工学科视野、理论和方法,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隐形“课程思政”目的,深度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专业课程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认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并能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外德行,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的功能。教学内容将中华民族灿烂的材料科技成果、近年来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西工大化学人为国防领域做出的重要成果有机引入,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润物无声地融入,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向往和谐美丽的精神风貌,为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深入发掘文化元素,展现中国传统化学工程的灿烂成就,增强文化自信。运用辩证思维,分析科学问题和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依托课程实验,创办学科竞赛,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开展美育教育。课程实例采用我国、我校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力求讲好“中国故事”“西工大故事”和“西工大化学人故事”。

四、毕业要求(学生核心能力)

(一)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化学与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二)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化学与化工领域的复杂科学与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三)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化学与化工领域复杂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零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原始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四)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与化工领域的复杂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成分、组织、工艺和性能等方面的实验设计、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五)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化学与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六)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化学与化工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正确理解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合理评估化学与化工领域的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八)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九)个人和团队

具备团队协作能力,理解多学科背景下团队的意义和作用及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定位与责任,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十)沟通

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十一)项目管理

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十二)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五、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四年学制。

授予学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学分学时

总学分:160+X学分

其中:

课程类别

建议学分

通识通修课程

76.5学分

学科专业课程

83.5学分

合计学分

160学分

个性发展课程

建议修读20学分左右

素质拓展课程

七、课程体系设置

(一)通识通修课程                     76.5学分

1. 通识课程

1审美与艺术类         4学分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性质

备注

U30G11001

大学美育

2

32

必修


UCEG11071

化学之美

2

32

限选

化学类

UCEG11005

化学科普实验设计与创新

2

32

限选

U30G11002

艺术导论

2

32

限选

艺术史论类

UQMG11008

科学与艺术

1

16

U30G11007

戏剧鉴赏

2

32

戏剧戏曲类

U30G11008

戏曲鉴赏

2

32

U30G11022

京剧艺术呈现

2

32

U30G11034

戏剧与时代精神

2

32

U30G11035

电影艺术与戏剧创作

1

16

U30G21004

戏剧表演与实践

2

32

U30G11011

中国文艺之美

1

16

文学类

U30G11005

影视鉴赏

2

32

影视类

U30G11018

影像中国—纪录片与跨文化传播

2

32

U30G21002

自媒体创作与艺术实践

2

32

U30G11021

壁画艺术工作坊

2

32

美术类

U30G11023

唐代壁画艺术

2

32

U30G21003

艺术的启示

1

16

U30G21005

线的艺术

2

32

U30G11004

美术鉴赏

2

32

U30G11036

古诗词艺术歌曲赏析

2

32

音乐类

U30G11037

电影中的古典音乐鉴赏

2

32

U30G11038

音乐人文诠释

2

32

U30G11009

舞蹈鉴赏

2

32

舞蹈类

U30G11025

图形艺术与创意思维

2

32

艺术设计类

说明:审美与艺术类课程包含必修课程《大学美育》和限定性艺术课组,共计4学分,所有学生必修《大学美育》课程,2学分;并在其他限定性艺术选修课组中修读完成至少2学分课程。学院鼓励学生修读化学类限定课程。其中大学美育、艺术导论、戏曲鉴赏、壁画艺术工作坊、美术鉴赏、舞蹈鉴赏等课程均统一使用马工程教材进行授课。

2)文明与科技类、创新创业类、管理与领导力类、全球视野类、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类、写作与沟通类等6学分,具体课程详见当学期开课列表。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性质


文明与科技类

6

96

限选

创新创业类课组

管理与领导力类课组

全球视野类课组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类课组

写作与沟通类课组

1)文明与科技类课组              不限定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CEG11004

化学与人类文明H

2

32

选修

UCEG11001

中国茶文化

1

16

选修


见当年课程列表



限选

2)创新创业类课组                  不限定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见当年课程列表



任选

3)管理与领导力类课组              不限定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见当年课程列表



任选

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类课组           不限定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11M13207

高分子与可持续发展(双语)

2

3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必修

新开课

化工与可持续发展(双语)

2

32

化学工程与工艺

必修

U04G11005

工程伦理

2

32

化学类限选

5)全球视野类课组                  不限定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CEG11003

环境学导论

2

32

任选


见当年课程列表



任选

6)写作与沟通类课组                不限定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CEG11007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2

32

选修

UCEG11006

Cinema 4D与科学可视化

2

32

选修


见当年课程列表



任选

2. 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政治理论类              18学分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性质

U44G11035

思想道德与法治

2.5

40

必修

U44G1103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5

40

U44G1103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40

U44G1103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

40

U44G110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U44G11013

形势与政策(1)

0.5

8

U44G11014

形势与政策(2)

0.5

8

U44G11015

形势与政策(3)

0.5

8

U44G11016

形势与政策(4)

0.5

8

U44G21001

思政实践课

2

32

U44G11003

中共党史

1

16

限选

(至少修读

1学分)

U44G11005

改革开放史

1

16

U44G11011

社会主义发展史

1

16

U44G11012

新中国史

1

16

说明: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均统一使用国家思政统编教材进行授课。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等课程统一使用马工程教材进行授课。

2)军事类                      4学分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性质

U34G11005

军事理论

2

36

必修

U34P41002

军事技能训练

2

120

必修

3)体育与健康类                6学分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性质

U34G1100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2

必修


体育

(具体项目课程详见体育部当学期开设课程)

4

144

限选

毕业时必须达到学校体育合格421X标准,即修满4个体育必修学分;掌握2项运动技能(其中一项为游泳);达到1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要求;学生本科期间可根据个人兴趣修读体育类素质拓展课程,获得X体育素质学分。

4)安全教育类                      1学分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性质

UCEM11034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1

16

必修

学院每学年开设不少于1次国家安全专题教育,每次不少于2学时,并做好记录备案工作。

5)语言类                      8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16G12070

大学英语(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I)

2

32

必修

U16G12071

大学英语(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II)

2

32

必修

U16G12072

大学英语(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III)

2

32

必修

U16G12073

大学英语(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IV)

2

32

必修


6)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26.5学分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UMSG11001

微积分I(上)

88

5.5

入学测试排名前20%学生必修

UMSG11002

微积分I(下)

96

6

《微积分I/II(上)》课程成绩排名前20%的学生必修

UMSG11003

微积分II(上)

88

5.5

入学测试排名后80%学生必修

UMSG11004

微积分II(下)

96

6

《微积分I/II(上)》课程成绩排名后80%的学生必修

UMSG11042

线性代数I

40

2.5

该学期选课学生入学测试排名前20%学生必修

UMSG11043

线性代数II

40

2.5

该学期选课学生入学测试排名前80%学生必修

UMSG1104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

48

3

推荐上、下两学期微积分课程平均成绩排名前20%的学生选择

UMSG1104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I

48

3

推荐上、下两学期微积分课程平均成绩排名后80%的学生选择

U11G23045

大学物理II(上)

56

3.5


U11G22046

大学物理II(下)

52

3


U11G23058

大学物理实验I(上)

26

1.5


U11G23059

大学物理实验I(下)

24

1.5


7)新生研讨类                      1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性质

UCEG11002

前沿化学导论

16

1

必修

8)信息素养类                      2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10G11019

人工智能系统概论I

1

16

必修

U10G13011

程序设计基础(C)

3

48

在下列课程中自选一组,理论课0.5学分,实验课≥0.5学分,理论课与相应实验课必须配套选修。

选修>2学分的理论课后,仍需对应选修实验课。

U10G23012

程序设计基础(C)实验

1

32

U10G13015

程序设计基础(C++)

3

48

U10G23016

程序设计基础(C++)实验

1

32

U10G13019

程序设计基础(C#)

3

48

U10G23020

程序设计基础(C#)实验

1

32

U10G13023

程序设计基础(Python)

3

48

U10G23024

程序设计基础(Python)实验

1

32

U10G11110

大学计算机基础

1

24

U10G21111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

1.5

16

U10G13033

数据科学基础

1.5

24

U10G23034

数据科学基础实验

0.5

16

(二)学科专业课程                      83.5学分

1. 专业1子材料与工程

1)大类平台课程              ≥14.5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11M11220

无机化学

3

48

必修

UCEM11036

分析化学

3.5

56

必修

U11M11032

有机化学

4

64

必修

U11M11044

物理化学II

4

64

必修

2)学科基础课程              ≥22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05M11007

机械制图基础

2

32

必修

U06M11007

力学基础

2.5

40

必修

U11M11043

高分子物理

4

64

必修

U11M11046

高分子化学

4

64

必修

UCEM11081

通用高分子材料

3

48

必修

UCEM11082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3

48

必修

UCEM11083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

3

48

必修

新开课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2

32

必修

3)专业方向课程              ≥10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CEM1108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3

48

必修

U11M11209

高分子材料测试及表征技术

2

32

必修

UCEM11180

功能高分子材料

2

32

必修

UCEM11182

橡胶材料

2

32

必修

UCEM11219

化学反应动力学

2

32

限选

UCEM11611

高分子化工工艺学

2.5

40

限选

UCEM11181

胶接科学与技术

2

32

限选

UCEM11203

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与力学性能

2

32

限选

4)专业选修课程              ≥6学分

说明:选修课存在动态调整,以学院当年、当学期发布课程列表为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见附录1:学院专业选修课程列表

≥6学分


任选

5)实践实训                  ≥21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新开课

工程实践训练(化学)

2

64

必修

U11P41057

认识实习

2

2周

必修

U11P41058

生产实习

3

3周

必修

U11P61061

化学研究训练与学科竞赛

2

必修

U11M21001

无机化学实验

2

32

必修

UCEM21037

分析化学实验

1

24

必修

UCEM21033

有机化学实验

1.5

36

必修

UCEM21036

物理化学实验

1.5

36

必修

UCEM21047

高分子化学实验

1

24

必修

UCEM21045

高分子物理实验

1

24

必修

U11P51048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

2

2周

必修

UCEM21003

高分子材料合成创新实验

2

48

必修

UCEM21002

高分子制备与成型创新实验

3.5

56

限选

说明:

1、化学与化工各学院实验类课程1学分对应24学时。

2、学生根据科研实践成果于第三学年春季学期或第四学年春季学期选读《化学研究训练与学科竞赛》课程,进行科研训练学分认定,具体参照《化学与化工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学分认定实施细则》执行。

a: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院鼓励学生参加由不同院系或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指导的具有较高原创性和挑战性的交叉学科创新课题,

b:学生参与红色实践教育、赴国防院所实践调研与海外实践研学后,按照《化学与化工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学分认定实施细则》中要求提供材料,给予学分认定。

3、工程实践训练(化学)、生产实习为劳动教育依托课程,承担不少于16学时的劳动教育学时,课程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开展必要的实践体验。

6)毕业设计/论文              ≥10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毕业设计/论文

10


必修

说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前,学生应修读通识通修课程及学科专业课程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程

2. 专业2化学工程与工艺

1)大类平台课程              ≥14.5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11M11220

无机化学

3

48

必修

UCEM11036

分析化学

3.5

56

必修

U11M11032

有机化学

4

64

必修

U11M11044

物理化学II

4

64

必修

2)学科基础课程              ≥22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05M11007

机械制图基础

2

32

必修

UCEM11039

有机合成单元反应

4

64

必修

UCEM11040

化工原理(1)

3.5

56

必修

UCEM11042

化工原理(2)

2

32

必修

UCEM11217

催化作用原理

3

48

必修

UCEM11088

化学反应工程

3

48

必修

UCEM11086

化工工艺学

2

32

必修

新开课

化工热力学

2.5

40

必修

3)专业方向课程              ≥10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CEM11087

精细化学品化学

3

48

必修

UCEM11611

高分子化工工艺学

2.5

40

必修

U11M11206

精细化工开发与设计

2

32

必修

UCEM11089

化工产品分析及安全

2

32

必修

UCEM11190

日用化学品科学

2

32

限选

UCEM11097

化工装备

2

32

限选

UCEM11219

化学反应动力学

2

32

限选

U11M11610

仪器分析

3

48

限选

4)专业选修课程              ≥6学分

说明:选修课存在动态调整,以学院当年、当学期发布课程列表为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见附录1:学院专业选修课程列表

≥6学分


任选

5)实践实训                  ≥21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新开课

工程实践训练(化学)

2

64

必修

U11P41057

认识实习

2

2周

必修

U11P41058

生产实习

3

3周

必修

U11P61061

化学研究训练与学科竞赛

2

必修

U11M21001

无机化学实验

2

32

必修

UCEM21037

分析化学实验

1

24

必修

UCEM21033

有机化学实验

1.5

36

必修

UCEM21036

物理化学实验

1.5

36

必修

UCEM21004

化工专业综合设计(上)

3

48

必修

UCEM21041

化工原理(1)实验

1

24

必修

UCEM21060

化工流程模拟设计

1.5

36

必修

UCEM21005

化工专业综合设计(下)

2

32

限选

UCEM21052

精细化工专题实验

1.5

36

限选

说明:

1、化学与化工各学院实验类课程1学分对应24学时。

2、学生根据科研实践成果于第三学年春季学期或第四学年春季学期选读《化学研究训练与学科竞赛》课程,进行科研训练学分认定,具体参照《化学与化工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学分认定实施细则》执行。

a: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院鼓励学生参加由不同院系或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指导的具有较高原创性和挑战性的交叉学科创新课题,

b:学生参与红色实践教育、赴国防院所实践调研与海外实践研学后,按照《化学与化工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学分认定实施细则》中要求提供材料,给予学分认定。

3、工程实践训练(化学)、生产实习为劳动教育依托课程,承担不少于16学时的劳动教育学时,课程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开展必要的实践体验。

6)毕业设计/论文              ≥10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毕业设计/论文

10


必修

说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前,学生应修读通识通修课程及学科专业课程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程

3. 专业3分子科学与工程

1)大类平台课程              ≥14.5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11M11220

无机化学

3

48

必修

UCEM11036

分析化学

3.5

56

必修

U11M11032

有机化学

4

64

必修

U11M11044

物理化学II

4

64

必修

2)学科基础课程              ≥22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06M11007

力学基础

2.5

40

必修

UCEM11035

高分子物理II

4

64

必修

U11M11046

高分子化学

4

64

必修

U11M11201

结构化学

2

32

必修

UCEM11120

能源化学

3

48

必修

UCEM1108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3

48

必修

UCEM11044

纳米化学

2

32

必修

U11M11187

超分子化学

2

32

必修

3)专业方向课程              ≥10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CEM11614

应用电化学基础

2

32

必修

UCEM11087

精细化学品化学

3

48

必修

UCEM11001

仪器分析H

2

32

必修

UCEM11003

分子科学-从分子到材料H

2

32

必修

UCEM11219

化学反应动力学

2

32

限选

UCEM11217

催化作用原理

3

48

限选

UCEM11043

胶体与界面化学

2

32

限选

UCEM11613

燃烧化学

2

32

限选

U05M11007

机械制图基础

2

32

限选

4)专业选修课程              ≥6学分

说明:选修课存在动态调整,以学院当年、当学期发布课程列表为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见附录1:学院专业选修课程列表

≥6学分


任选

5)实践实训                  ≥21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新开课

工程实践训练(化学)

2

64

必修

U11P41057

认识实习

2

2周

必修

U11P41058

生产实习

3

3周

必修

U11P61061

化学研究训练与学科竞赛

2

必修

U11M21001

无机化学实验

2

32

必修

UCEM21037

分析化学实验

1

24

必修

UCEM21033

有机化学实验

1.5

36

必修

UCEM21036

物理化学实验

1.5

36

必修

UCEM21047

高分子化学实验

1

24

必修

UCEM21045

高分子物理实验

1

24

必修

UCEM21003

高分子材料合成创新实验

2

48

必修

UCEM21095

综合化学设计创新实验H(上)

2.5

60

限选

UCEM21096

综合化学设计创新实验H(中)

3

72

限选

说明:

1、化学与化工各学院实验类课程1学分对应24学时。

2、学生根据科研实践成果于第三学年春季学期或第四学年春季学期选读《化学研究训练与学科竞赛》课程,进行科研训练学分认定,具体参照《化学与化工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学分认定实施细则》执行。

a: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院鼓励学生参加由不同院系或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指导的具有较高原创性和挑战性的交叉学科创新课题,

b:学生参与红色实践教育、赴国防院所实践调研与海外实践研学后,按照《化学与化工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学分认定实施细则》中要求提供材料,给予学分认定。

3、工程实践训练(化学)、生产实习为劳动教育依托课程,承担不少于16学时的劳动教育学时,课程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开展必要的实践体验。

6)毕业设计/论文              ≥10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毕业设计/论文

10


必修

说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前,学生应修读通识通修课程及学科专业课程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程

(三)个性发展课程

1. 综合素养类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备注

U12L11005

项目管理

1

16

限选

UCEL11111

化学与生活

2

32

任选

UCEL11112

化妆品化学

2

32

任选

UCEL1100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32

任选

UCEL11110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2

32

任选

UCEL12001S

气候与环境

1

16

任选

UCEL11001

现代电分析化学

2

32

任选

UCEL12002S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

2

32

任选

2. 学科拓展类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修读要求

UCEL11007

化学反应的物理原理

1

16

任选

UCEL11008

化学与健康

2

32

任选

UCEL11005

化学与人类文明

2

32

任选

UCEL11004

绿色化学科技前沿

2

32

任选

3. 学术深造类课程及其他认定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修读要求

UCEL11018

高技术精细化学品试验设计优化与市场需求

1

16

任选

UCEL11010

现代高分子化学前沿

2

32

任选

UCEL11011

功能超分子聚合物材料

2

32

任选

UCEL11012

光电功能高分子

2

32

任选

UCEL11013

特种材料制造原理与技术

2

32

任选

UCEL11014

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2

32

任选

UCEL11015

工程塑料

2

32

任选

UCEL11016

高分子界面科学

2

32

任选

UCEL11017

高聚物的现代研究方法

2

32

任选

(四)素质拓展课程

1. 思想教育活动

2. 公益活动

3. 创新创业活动

4. 文体活动

5. 劳动实践

6. 社会实践活动

7. …



下一条: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化学类强基班)2024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