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踏寻革命圣地,感悟延安精神——化学与化工学院90名本科生开展实践研学

2025年07月03日 21:53  点击:[]

为教育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根基,6月23至24日,化学与化工学院90名本科生赴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延安精神薪火传 青春奋进新征程”主题红色实践学习。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姚东东、团委书记张莹予带队,一同走进革命旧址,在历史的回响中感悟精神伟力,于红色基因里汲取信仰力量。

踏寻足迹,感悟延安精神的“深度撞击”

研学首日,同学们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再现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从清涧起义、渭华起义的星火燎原,到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陕北、西安事变促成时局转换,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伟大的延安精神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变得鲜活立体。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广场,同学们列队肃立,面对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全体学子高举右拳,以铿锵之声重温入党誓词。

深入枣园革命旧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熠熠生辉,时刻提醒着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同学们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前驻足沉思,深刻体会领袖在艰难岁月中如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张思德同志的雕塑前,中共延安市委党校陈芳副教授作了《张思德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专题现场教学。通过她的讲解,同学们深刻理解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张思德精神的伟大内涵。同学们集体肃立,铿锵有力地重温了毛泽东同志的名篇《为人民服务》。字字千钧的诵读声在旧址回荡,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随后,同学们观看了红色实景舞台剧《红秀·延安延安》,场景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热血青年为理想信仰而奋斗、牺牲的壮丽画卷,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了那段“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峥嵘岁月。

沉浸学习,体悟信仰与宗旨的永恒力量

24日上午,同学们来到宝塔山,这座延安精神的象征巍然屹立。队员们远眺延安城市新貌,感受着革命老区的沧桑巨变。在这里开展的体验教学重温《回延安》,激荡起队员们对这片红色热土的深厚情感。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队员们参观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中共七大会场。由延安革命纪念馆冯建霞教授现场教学《“七大”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生动解读了七大精神,激励着同学们学习延安精神,争做革命事业可靠接班人。

探访凤凰山革命旧址,作为党中央在延安的“第一站”,每一处历史痕迹无声诉说着革命先驱的奋斗与牺牲。

内化于心,勇担新时代西工大青年的使命

实践学习结业仪式在凤凰山防空洞中举行,姚东东以“延安精神薪火传 青春奋进新征程”为题开展专题党课,他强调新时代青年务必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延安精神,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在学习中不断强化科技报国的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张莹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将延安精神的“催化剂”融入青春血脉,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作为人生航标,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广阔舞台上,展现西工大化工学子的硬核担当与青春风采。

学生代表踊跃分享学习心得,表达了对先辈的无限敬仰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的坚定决心。

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沉甸甸的责任,同学们在返程途中纷纷表示,必将此次研学感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转化为勤奋学习、科技报国的强大动能,在新的青春征程上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分享感悟:

2022级本科生杨豪杰

延安之行,是一次心灵的朝圣,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当驻足延安革命纪念馆,凝视幅幅画像,仿佛置身烽火硝烟,目睹先辈用信仰铸就的钢铁长城;当漫步枣园、凤凰山旧址,触摸斑驳窗棂,仿佛站在了窑洞的油灯下,仰望为中国革命导航指路的伟人身影;当登临宝塔山顶,俯瞰延河蜿蜒,仿佛听到了飞机的轰鸣声,而延河在诉说着革命征程的百折不挠;当置身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仿佛听见了震慑人心的声音,感受到了改天换地的磅礴伟力。这片土地让我明白,今日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热血铸就,而作为预备党员的我,更应传承红色基因,让初心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2023级本科生马嘉慧

此次延安社会实践,让我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深受震撼。延安革命纪念馆里,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无声诉说着艰苦岁月里革命先辈的奋斗;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中,简陋的窑洞、斑驳的桌椅,见证了伟大决策的诞生。登上宝塔山,俯瞰延安全貌,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而《延安延安》演出中,激昂的旋律、动人的故事,将那段峥嵘岁月生动再现。这一路,我深刻体会到延安精神的内涵,它是艰苦奋斗、坚定信念的象征。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延安精神融入学习生活,在困难面前无畏前行,在挑战之中锤炼本领。同时,我也会主动讲好红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凝聚起新时代奋斗的磅礴力量,用青春热血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奋斗篇章。

2024级本科生王世宇

此次延安实践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老一辈革命家不计较个人利益,成事不会去争功,失败了反而把责任都揽到自己的身上,我们虽然注重集体利益,但这并不意味这我们不敢承担责任。张思德同志的精神令我敬佩,精兵简政期间,党组织派他去干艰苦的烧炭工作,他没有丝毫埋怨,反而说党在这个位置上同样需要我。当我们在追名逐利的河流中迷失自我时,不妨沉下心来,把手头任务做好,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文字:张莹予

图片:李星

审核:姚东东


上一条:化学与化工学院组织召开“人才问诊把脉”座谈会 下一条:榜样力量|化学与化工学院师生在学校“七一”表彰中获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