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特种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大唐西市酒店隆重召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合作处、伦敦玛丽女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相关领导及青年教师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秋禹教授担任主持人,她首先代表重点实验室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对重点实验室申报背景、西工大高分子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与会专家进行了一一介绍。
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佩进教授代表西工大校党委和校学术委员会对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院士、各位专家抽出宝贵时间前来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在学术委员会的带领下,在特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已取得多项成果。他相信,随着本次学术委员会的成功举办,重点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将更加科学、规范,对于促进学校科研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会议第三项由实验室主任张秋禹教授做重点实验室年度汇报,主要围绕重点实验室建设背景、研究方向、工作进展及建设成效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接着,由重点实验室四个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代表颜红侠教授、田威教授、张宝亮教授及张轩副教授做专题报告。
与会专家都对重点实验室这么短时间内已取得的丰硕成果表达了赞扬与认可,同时也对重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及规划给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杨万泰院士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可以更加紧密结合本校的三航特色;各研究方向间关联应更加紧密,且起到相互支撑作用;重点实验室应做远程规划,自主研发有特色的装备,完善各类制度政策,未来力争成为国家级研究平台;并建议青年教师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更加贴近学校特色,并以国计民生需求为导向多方面发展。
最后,张秋禹教授针对与会专家给出的建议做总结发言。她表示重点实验室将围绕国防战略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立足特种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科技前沿,整合西工大在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人力、物力及研究工作基础,通过“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机制,聚集国内外高端人才,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群体,成为一个开放的、国际一流的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中心,为我国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等相关领域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撑,并表示重点实验室将在未来五年内冲击国家重点实验室!

18日下午,重点实验室邀请王健君、刘明杰、谢涛三位教授为学院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题目分别为《仿生防冰材料》、《Bio-inspired mechano-functional gels through multi-phase order -structure engineering》、《Dynamic covalent polymer networks:new opportunities with old chemistry》。师生提问踊跃,讨论热烈,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
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杨万泰院士(北京化工大学)、程群峰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封伟教授(天津大学)、刘明杰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忠明教授(四川大学)、王朝晖教授(清华大学)、王健君教授(中科院化学所)、谢涛教授(浙江大学)、高延子教授(北京大学),张广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瞿永泉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杨鹏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以及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佩进教授、国际合作处处长兼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富利教授、伦敦玛丽女王工程学院院长孔杰教授、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研究部部长田威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张秋禹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张啸川研究员、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顾军渭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助理陈妍慧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助理张宝亮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助理陈凯杰教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健教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尹德忠教授以及化学与化工学院颜红侠教授、朱苞蕾副教授、张轩副教授、杨晨辉副教授、张蕾副教授。
图文/张紫翔、郑聪
审核/陈妍慧、王兆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