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发表张宝亮教授团队二维聚氮杂环卡宾铜实现串联电还原硝酸根制氨的研究成果

2025年11月04日 14:19  点击:[]

近日,学院张宝亮教授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在线发表题为《2D Polymeric N-Heterocyclic Carbene Copper Microsheets Enable Tandem Electroreduction of Nitrate to Ammoni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合成具有二维结构的聚氮杂环卡宾铜微片(PIS-NHC Cu MS),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串联电催化体系。在该体系中,二维聚合物微片通过稳固的Cu–C配位作用有效锚定铜活性位点,形成了结构稳定且协同高效的催化界面。其中,NO3在铜活性位点上优先被还原为NO2,而生成的NO2二维聚合物微片基底表面进一步被吸附并高效转化为NH3,有效抑制了NO2副产物的积累,展现出典型的串联催化过程得益于其协同串联机制与优异的二维界面电子传递特性,该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NO3RR电催化性能,其NH3产率达到23.4 mg h-1 cm-2,法拉第效率高达97%,并在连续30次循环测试和55小时恒电位测试中保持稳定性能。该研究不仅展示了聚氮杂环卡宾作为新型串联催化底物在氨选择性合成中的潜力,也为硝酸根高值化转化与可持续水净化提供了新的聚合物催化平台。

学院2023硕士研究生唐凌峰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张宝亮教授和张蕾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资助支持。

论文信息:

L. Tang, L. Zhang, K. Ni, et al. 2D Polymeric N-Heterocyclic Carbene Copper Microsheets Enable Tandem Electroreduction of Nitrate to Ammonia. Adv. Funct, Mater. (2025): e23772.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523772

1. PIS-NHC Cu MSa)合成示意图;b) SEMc) TEMd) AFMe) HAADF-STEMf) EDS能谱

2 a) PIS MSPIS-NHC Cu MSFT-IR光谱;b) PIS MSPIS-NHC Cu MSN 1s XPS拟合图,其中 (a–b) 中的Im表示聚合物结构中的咪唑鎓基单元;c) PIS-NHC Cu MSCu 2p XPS光谱;d) PIS MSPIS-NHC Cu MS的固体核磁共振光谱;e) PIS-NHC Cu MS及标准样品的XANES光谱;f) 相应的WT-EXAFS图谱;g) 傅里叶变换的EXAFS图谱;h) PIS-NHC Cu MSEXAFS R空间拟合结果。插图为Cu位点的配位环境示意图,其中红、蓝、灰和绿球分别代表CuNCCl原子。

3 PIS-Cu MSa) SEMb) TEMc) HAADF-STEMd) EDS能谱图片e) PIS MSPIS-Cu MSFT-IR谱图f) PIS MSPIS-Cu MS的固体核磁共振光谱g) 1 M KOH电解液中(有或无0.5 M KNO3)测得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h) ECSA归一化NH3分电流密度;i) PIS-NHC Cu MSPIS-Cu MS在不同外加电位下的NH3法拉第效率及NH3产率对比;j) *NO3PIS-NHC Cu MSPIS-Cu MS上吸附的电荷密度差分分布。

4 a) PIS-NHC Cu MSPIS-NHC Cu MP 及标准样品的XANES谱;b) 应的FT-EXAFS谱;插图为PIS-NHC Cu MPSEMc) PIS-NHC Cu MSPIS-NHC Cu MPECSA归一化NH3分电流密度;d) PIS-NHC Cu MSPIS-NHC Cu MP在不同外加电位下的NH3法拉第效率与NH3产率对比;e) 通过IBSNMR方法定量得到的PIS-NHC Cu MSNH3法拉第效率与产率;f) K14NO3K15NO3为反应物进行NO3RR反应后所得液体产物的1H NMRg) 1 M KOH + 0.5 M KNO3电解液中于−1.6 Vvs. RHE)下进行的循环稳定性测试;h) 同条件下的长期恒电位电解测试结果。

5 1 M KOH电解液中,a)不含与b)含有0.5 M KNO3条件下PIS-NHC Cu MS的原位电化学阻抗谱Bode图;c) PIS-NHC Cu MSPIS-NHC Cu MPNO3RR过程中于相同电位下获得的Bode图;d) 在含0.5 M KNO31 M KOH电解液中,于−0.4 Vvs. RHE)下PIS-NHC Cu MSPIS-NHC Cu MPNyquist图;e) 1 M KOH电解液中注入0.5 M KNO3PIS-NHC Cu MSPIS-NHC Cu MPOCP响应;在1 M KOH电解液中f)不含与g)含有KNO3条件下,PIS-NHC Cu MSPIS-NHC Cu MP准原位电子顺磁共振谱h) 在含0.5 M KNO31 M KOH电解液中,PIS-NHC MSPIS-NHC Cu MSNH3法拉第效率与产率;i) 在含0.1 M KNO21 M KOH电解液中,PIS-NHC MSPIS-NHC MPNH3法拉第效率与产率。

6 200 ps时,NO2a) PIS-NHC MSb) PIS-NHC MP表面附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快照;c) NO2PIS-NHC MSPIS-NHC MP表面的MSD曲线;d) NO2PIS-NHC MSPIS-NHC MP表面的扩散系数;e) NO3PIS-NHC Cu MSPIS-NHC Cu MP表面上的MSD曲线;f) PIS-NHC Cu MSg) PIS-NHC Cu MPNO3RR过程中,不同电位下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h) PIS-NHC Cu MSPIS-NHC Cu MPNO3RR反应机理示意图。

撰稿:张宝亮

审核:陈凯杰

下一条:《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张宝亮教授团队关于拓扑三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配位模式对电磁波多级吸收机制影响的研究成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