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2025年8月15日至19日,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的13名学生党员,在学工秘书王嘉琪的带领下,深入鄠邑区城傅村、栗峪口村等五个行政村,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产业调研、技术交流等多样化形式,旨在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积极探索高质量高水平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产业振兴·城傅村——产业筑基,葡香富民
走进城傅村的葡萄种植基地,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这个由村党支部书记田鹏飞带领的户县美丽乡村种植专业合作社,正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我们采用大棚控温、有机施肥、物理防虫等绿色种植技术,确保每一颗葡萄都达到优质标准。”田鹏飞向同学们介绍道。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城傅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传统小麦、玉米种植转型为高附加值的葡萄、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种植。合作社创新采用"现代化设施+有机种植"模式,通过智能温控大棚精准调节作物生长环境,全程禁用除草剂,以有机肥料替代化肥,不仅提升了果品品质,更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更令人瞩目的是,城傅村紧跟数字经济浪潮,村委会牵头搭建电商销售平台,定期组织村民参加直播带货培训。如今,村里的优质水果通过电商平台直达全国消费者,既减少了中间环节,又提高了农民收益。同学们也在电商直播间体验了农产品线上销售新模式。

二、人才振兴·栗峪口村——青年筑梦,创引未来
走进栗峪口村,好似走进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一栋栋灰顶白墙的中式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纵横相连。栗峪口村曾经是贫困村,脱贫攻坚以来,鄠邑区文化旅游局给予村里大力支持,通过亲子旅游、葡萄采摘、研学旅行和红色教育等相关产业,将栗峪口村的乡村旅游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被评为西安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
2024年,“剪鸭村”正式上线,谐音“减压村”,是栗峪口村为吸引年轻人打造出的一个生活空间品牌,寓意着让乡村成为人们离开城市喧嚣后的温暖港湾。同学们采访了土锤咖啡的店长,通过店长的介绍,“剪鸭村”旨在构建具有吸引力的、符合青年人需求的乡村创业、生活体验场景,让社会各类人才能够看到乡村希望、看好乡村未来、看见乡村生活,实现真正的“吸引人才到农村”。“剪鸭村”品牌已经形成了各类业态,这些品牌将房租收益的10%返还村集体,确保村民获得合理租金收入,同时给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这里,网红经济只是起点,而人与乡村的深度互动才是可持续的未来。


三、文化振兴·蔡家坡村——艺汇丝路,文润乡韵
蔡家坡村依托秦岭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打造国际艺术村落为目标,以文化振兴为突破口,连续举办六届关中忙罢艺术节,走出了一条文艺赋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


沿着8号公路,蔡家坡村的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一一走访了由村委会和村民闲置房屋改造的图书馆、青年旅社、文化艺术中心、乡村书屋等乡村新空间,建成麦田剧场、乡村美术馆等一批文化场所,将乡土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展演现场,让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与现代城市文明相结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蔡家坡村将忙罢艺术节与周边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加快“民宿+餐饮+有机农产品+忙罢衍生品”全产业融合,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随后,同学们前往了百年老社——西安易俗社终南分社,了解了易俗社的历史和秦腔文化,易俗社借助秦腔发扬民族精神,通过秦腔所表达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印证着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生生不息和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毅力,大秦正声流传三千年,一字一句一腔一调,都凝结着秦人的精神气质,让同学们深受感动和鼓舞。

四、生态振兴·皇甫村——生态筑基,文明铸魂
同学们来到皇甫村的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书记李彦龙等党员同志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同学们了解到,皇甫村原是脱贫攻坚村,村里生态环境的隐患给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多重困扰。2019年,皇甫村作为空军西安飞行学院的定点帮扶村,空军西安飞行学院采取多项措施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对皇甫村的硬化路、路灯、文化广场、全民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建,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农村因路而兴、因路而富,路修好后,村里有了更好的耕种条件,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了集体经济收入。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村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如今的皇甫村焕发出蓬勃生机。李彦龙同志展望到,村里有60亩竹林和一批有竹编手艺的老匠人,他希望将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入乡村治理,将非遗传承下去,以文化传承、思想引领、法治保障等多维举措构建起文明乡风,带领皇甫村走向致富的道路。

五、组织振兴·胡家庄村——村企共建,合作共赢
胡家庄村曾是贫困村,近几年来,得益于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胡家庄村与企业建立了联村党支部,党支部决定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采取“企业出钱、村民出地、村集体入股”方式,培育葡萄为村上主导产业,打造现代葡萄庄园。联村党支部与定点帮扶的胡家庄村党支部开展村企共建,同办党员活动日、同过组织生活,共谋村企发展。

在胡家庄村走访中,同学们看到的是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的是农村活力澎湃的发展。胡家庄村村民既可以得到土地流转租金,也可以在合作社打工赚取工资,还可以从合作社的收益中得到分红。实现了土地流转金、股东分红、就地务工赚工资并行的多元化增收,实现了企业、村组、农民利益的共赢。如今,胡家庄村结合村子实际,探索出适合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都市农业+乡村旅游+数字康养”发展之路,让乡村振兴之路走得越来越宽、越来越踏实。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青年力量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此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乡村发展的无限潜力,从科技助农的落地实效到乡村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都与学校 “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 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大家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西工大学子践行 “强国一代” 使命的广阔舞台。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个人专业成长与乡村振兴的科技需求紧密结合,用化工智慧激活乡村动能,努力成为懂技术、肯实干、能担当的乡村振兴主力军。
图文:王嘉琪
审核:姚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