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上午,应学院副院长田威教授和肖雄副教授的邀请,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余志祥老师做客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灵犀学术殿堂,为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成环反应的发展/应用/机理研究以及常温常压下芳环氢化反应的发现》的精彩学术报告。此次活动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化学与化工学院承办,副院长张宝亮教授主持。
张宝亮教授首先对余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师生致以诚挚的感谢。他详细介绍了余教授的个人背景及其在化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强调了其在有机化学和计算化学方面的深厚造诣。

在报告中,余志祥教授系统地分享了他在成环反应发展与应用,及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方面的创新成果。针对环系骨架构造方法的不足以及中环难以构建的问题,余教授发展了20多种成环反应,包括[5+2+1]、[4+2+1]、[5+2]等,并深入探讨了这些反应的机理。这些新型成环反应为高效合成复杂环状分子提供了重要工具,彰显了其在化学合成领域的实用性与影响力,尤其是他的[5+2+1]反应已被同行称为Yu-[5+2+1]反应,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学术地位。
余教授还介绍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苯环氢化反应,这一反应颠覆了传统对苯环氢化需高温高压的看法,成为分子合成中的常规通用反应。这一突破为化学家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丰富了有机合成的工具箱。

在分享自己对于[5+2+1]成环反应机理探索的历程时,余教授回顾了十五年的研究之路,并鼓励在座研究生坚定信心,勇于追求科学真理。他幽默地解读博士学位(PhD)的意义为激情(Passion)、荣誉(Honor)和执着(Determination),激励大家不断追求卓越。

本次学术报告会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大家对科研的热情,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会的老师纷纷表示,余教授的讲座使他们对化学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将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勇往直前。现场师生就感兴趣的问题与余志祥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报告会在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最后,由杨登涛教授为余志祥教授颁发“化”语高端讲坛证书。

专家简介:余志祥,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有机化学和计算化学。在成环反应的发展和应用、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研究这两个方向上做出了众多创新工作,发表高水平SCI期刊论文160余篇。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8)、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导师(2012),国家领军人才(2015);曾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2018)、北京大学拜尔研究者奖(2018)、中国化学会-Sci-Finder有机合成创造奖(2011)、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11)、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奖(2011)等。
图文:肖雄
审核:姚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