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教授应邀做客翱翔名家讲堂暨“化”语高端讲坛,在长安校区理学院楼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光敏化学产品工程》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化学与化工学院承办。报告会由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顾军渭教授主持。
顾军渭对朱为宏院士的来访并为全院师生做专题讲座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向现场师生隆重介绍了朱为宏院士的简历及主要成果。

朱为宏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光之所致,超越所见”,围绕“光敏产品工程关键科技问题:稳定性强化、过程强化、产品高端化”这三个关键问题,朱为宏院士逐一介绍了自己团队的解决方案。创新性提出D-A-π-A光敏染料新模型,锚定组装构筑超薄空穴传输层和共价重构COF材料等策略,显著改善了光敏产品工程的稳定性和过程强化问题。报告最后,朱为宏院士指出光敏化学产品工程是一个包括化学、物理、信息科学等在内的多学科交叉领域,既有对传统化学材料的深度加工,也有对新型技术的应用创新,是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领域的新范式,是深入推进我国科技转型的重要方向。

现场师生踊跃提问,朱为宏院士对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既激发了在场学生对前沿化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也为与会教师传授了开展原创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报告会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张啸川书记和张秋禹教授为朱为宏院士赠送了“化”语高端讲坛证书。

此次报告不仅为与会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前沿知识和信息,更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能从朱为宏院士的报告中得到启发,努力产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报告人简介:
朱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95年南开大学获有机化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应用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进行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在光敏化学产品稳定性强化、过程强化、高端化应用取得系列创新成果。迄今已在Science、Nature等发表SCI论文360余篇,被SCI引用2.5万余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目前担任中国化工学会染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会士等,任Smart Molecules、Green ChemicalEngineering、《过程工程学报》等杂志副主编。
文/图:郑聪、王晨昱
审核:陈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