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与化工学院举办化语论坛“双碳”技术发展研讨会2023-03-16
- 化学与化工学院机关党支部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2023-03-10
- 化学与化工学院召开2022年度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议2023-03-09
- 化学与化工学院举办“花语未来”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2023-03-08
- 蓝海黑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罗贺斌院友带队来学院开展招聘宣讲2023-03-03
- 化学与化工学院开展2023年第一季度院领导安全检查及实验室安全员工作推进会2023-03-02
通知公告
-
[招生公告]化学与化工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 “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 2023-03-01
-
化学与化工学院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2级本科生萌创项目立项结果公示 2022-12-19
-
化学与化工学院“课件制作与美化提升计划”活动 评审结果公示 2022-12-02
-
学术动态
Academic dynamic
张秋禹教授课题组在多药耐药性细菌感染的伤口愈合治疗上取得新进展
细菌感染是伤口愈合和皮肤再生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因感染引起的严重炎症反应不仅显著增加感染相关的并发症,而且明显降低伤口愈合的质量。此外,细菌感染性慢性伤口治疗难度大、疗程长、费用高,给患者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伤口。但是,因耐药性和缺乏合适的皮肤修复微环境,抗感染和伤口愈合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有效抵御多药耐药性细菌感染并同时促进感染性伤口愈合......
西工大顾军渭教授《Small》:基于三明治结构的电磁屏蔽复合膜
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使电磁辐射、电磁干扰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信息的安全传递,并危害人体健康。柔性电磁屏蔽材料可对电子设备及其所处环境进行有效防护,阻止电磁信息泄漏、切断电磁波传播途径、抑制电磁波的辐射和干扰,是解决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问题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随着新一代柔性电子设备智能化、便携化以及可穿戴化的发展趋势,对电磁屏蔽材料的柔性、轻质、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等方面也......
西北工业大学孔杰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讯》发表
西工大化学与化工学院孔杰教授团队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张学同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可空气集水、制冷制热与电磁波吸收功能集成的气凝胶纤维方向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Hygroscopic Holey Graphene Aerogel Fibers Enable Highly Efficient Moisture Capture, Heat Allocation and Microwave Absorption“为题,于2022年3月9日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2022, 13, 1227),论文链接:https://www.na......
《德国应用化学》发文报道西工大化学与化工学院张健教授团队新型功能性锌-乙炔电池的科研成果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0日,国际著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在线发表了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张健教授团队完成的题为“Functional Aqueous Zinc-Acetylene Batteries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Acetylene Reduction to Ethylene”的研究论文。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每年的全球产量高达2亿吨。但是,石油裂解制得的粗制乙烯通常含有约0.5~3%的乙炔杂质,这些少量的杂质会毒化......
我院颜红侠教授团队Angew:超支化聚硼酸酯—以硼原子构筑具有高量子产率和多色发射的新型非传统荧光聚合物
非传统荧光聚合物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广受研究者的关注,自聚酰胺胺(PAMAM)的本征荧光发射被发现以来,研究者制备了多种类型的非传统荧光聚合物,如聚酯(PE),聚乙烯亚胺(PEI),聚氨基酯(PAE),聚酰胺(PEA)、超支化聚碳酸酯(HBPC)及超支化聚硅氧烷(HBPSi)等。然而,非传统荧光聚合物仍普遍面临荧光强度不高、量子产率低且对其发光机理缺乏深刻的认识等问题。图1.超支化聚硼酸酯(P1、P2、P3)的制备原......
Carbon:富含N,O,P元素的三维碳网络用于钠离子电池的快速储存
伴随着多种多样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及5G时代对高效储能产品的市场需求,使钠离子电池成为大规模储能的最佳选择之一。然而常用于锂电池负极的石墨却很难与钠形成具有热力学稳定性的插层化合物。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是目前研究的关键。无定形碳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石墨碳被认为是最合适的负极材料,这得益于其大量的纳米孔隙和随机堆积的石墨片层可以为钠离子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然而,大多数无定......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报道我院张广成教授课题组在聚磷腈及其衍生碳纳米球催化材料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张广成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团队及西安交通大学魏晶教授团队合作,首次提出一种中空结构可调的新型聚磷腈纳米球制备方法。这些纳米球在与金属纳米离子配位并碳化后,获得的微孔中空碳纳米球具有单原子分散的钴-氮/磷(Co-N/P)活性位点,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反应(ORR)催化性能。该研究成果以“Cross-Linked Polyphosphazene Hollow Nanosphere Derived N/P-Doped Porous Carbon with Single Nonpr......
钦传光教授课题组又一成果被化学学科领域著名的 Top期刊J. Org. Chem. 正式在线发表
继在化学顶刊Org. Lett. (2020, 22: 3323-3328) 和Org. Chem. Front. (2020,7: 689-696) 发表相关成果之后,钦传光教授课题组独立完成的研究论文“Synthesis of Tri(4-formylphenyl) Phosphonate Derivatives as Recyclable Triple-equivalent Supports of Peptide Synthesis” 近日已被化学学科领域著名的Top期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正式在线发表,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我院博士研究生李海迪同学,以西北工业大学......
我院钦传光教授团队在《Organic Letters》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由钦传光教授课题组独立完成的研究论文“Liquid-phase Total Synthesis of Plecanatide Aided byDiphenylphosphinyloxyl Diphenyl Ketone (DDK) Derivatives”已被化学学科领域一区的Top期刊Organic Letters正式在线发表。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我院博士研究生李海迪同学,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为独立完成单位。论文发表相关信息:Haidi Li, Jie Chao, Zixin Zhang, Guang Tian, Jun Li, Ninghui Chang and Chuanguang......
学术期刊
更多>Science
出版时间:2020.04.24
刊号:123456789
Nature
出版时间:2020.04.24
刊号:123456789
JACS
出版时间:2020.06.08
刊号:123456789
Angew. Chem. Int. Ed.
出版时间:2020.06.08
刊号:123456789
Adv. Mater.
出版时间:2020.04.24
刊号:123456789
Energy Environ. Sci.
出版时间:2020.04.24
刊号:123456789
Chem. Rev.
出版时间:2020.06.08
刊号:123456789
Chem. Soc. Rev.
出版时间:2020.04.24
刊号:123456789
Science Bulletin
出版时间:2020.04.24
刊号:123456789
Macromolecules
出版时间:2020.04.24
刊号:123456789
- Science
- Nature
- JACS
- Angew. Chem. Int. Ed.
- Adv. Mater.
- Energy Environ. Sci.
- Chem. Rev.
- Chem. Soc. Rev.
- Science Bulletin
- Macromolecules